小村庄里的大学梦

日期:11-18  点击:  属于:行业导向

原标题:小村庄里的大学梦

图为薛屯村小学的学生正在上课。张若愚 摄

每每路过高中门口,在最醒目位置,常能看到一张高考录取榜。清华、北大、交大……不少驻足观看的行人流露出钦羡的目光。

在河南省卫辉市汲水镇薛屯村,也有一张这样的“光荣榜”,并且毫不逊色。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薛屯村每年都会有三五名学生考上全国各地的大学。近些年,村里的大学生数量更是成倍上升,截至目前,该村已经培养出200多名大学生。

没有充裕的物质基础,没有一流的教学条件,村民都是世代耕地种田的庄户人,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是如何培育出一只只“金凤凰”的?

1 平凡的“传奇”小学

在不少农村,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到附近的县直、市直学校接受教育,在这样的“潮流”里,薛屯村小学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薛屯村小学的成绩在周边郊区最好,乡镇初中拔尖的学生几乎都出自这儿。”村支部书记王凯不无自豪地说。近些年该小学的生源逐年增加,临近不少村子的村民也选择把孩子送到这里读书。

老校长郭延生坚信,寒门子弟改变命运唯有读书,不能让一个孩子掉队。有的家长曾想打退堂鼓,他毫不客气地指出:“不好好学习,将来连摩托车号牌上写的啥都不认识。”

现在的校长扈宁是“80后”,却已经在薛屯村小学从教六七年。刚来到薛屯村小学,她就感受到这个学校纯正的学风:“每天午休一结束,孩子们就自觉地回到教室上自习,一点半以后,从教室里传来的都是朗朗读书声。”

“一个一年级学生的父母虽然不识字,但隔三差五就来学校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像这样对学生成绩十分上心的家长有很多。”扈宁说,在这个学校,学生很少辍学。

从一开始的五六个班、每个班只有几个人到如今在校学生300多人,薛屯村小学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发展道路。它的前身是几间泥土瓦房,空间狭小还透风漏雨,乡亲们在经济不宽裕的条件下硬是咬牙集资盖了现在的楼房。原本的校门位于胡同深处,学生出行很不方便,村民们又商量着把学校大门改到了临街,并换上时兴的伸缩门装置,旁边砌上大气的“薛屯学校”几个大字。

“为了解决校园空间不足的问题,村委会还专门批了一块地给咱们用作操场,现在孩子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活动场所。”扈宁兴奋地说。对于学校的未来,扈宁希望学校再扩建一些,硬件更好一点,给更多老师走出去看看的机会。

一所小学浓缩了薛屯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承载着村民对知识的向往,也奠定了农家子弟走出乡村的起点。它的传奇,不仅在于几十年来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更象征着薛屯村尊师重教的不变传统。

2 “只要上咱就得供”

沿着薛屯村小学门前的大街走不久,便拐进了一条僻静的胡同。就是在这个略显“穷酸”的小前街,出了十几名大学生、研究生和博士。

村民王泽海就是大家眼里的“人生赢家”,他有一儿一女,儿子郑州大学毕业后已经工作,女儿郑州大学本硕毕业后又考上了北京大学博士。

接连培养两名大学生,对父母来说,不仅耗费心神,也是沉重的经济负担。

各个阶段的学业花销,让这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家庭捉襟见肘。但为了让孩子能够心无旁骛地学习,他们不管怎么作难,哪怕极不情愿地张开口向亲朋好友借钱,也从未轻言放弃。

王泽海坦陈,2004年是全家最困难的一年,单靠种地已经不够缴纳孩子们的学费。为了贴补家用,他不得不出去打零工,有时候一天下来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不过,王泽海从没动过让孩子辍学打工的念头:“打工回来还不是跟咱们一样做农民?”为了让孩子继续读书,家里向亲戚借的钱直到前年才还清。

同村的张清老两口则靠闲暇时拉板车给人送砖,一直把一儿一女供到大学毕业。两个孩子成绩很好,也很懂事,“孩子看家里这么困难,就想其中一个人辍学。我说不行,只要上咱就得供。”

实在撑不住了,张清也向亲戚朋友借了钱。“亲戚们知道小孩好学,从不催我还钱。”张清感激地说,“街坊邻居知道我因为孩子上学缺钱,见了我就说‘什么时候需要钱了,就说一声’。”

尽管日子清苦,但只要孩子读书用钱,父母比干啥都舍得。王泽海的小女儿报考了北大和浙大的博士,女儿争气,两个考试都过了,不过考一圈下来光费用就得八九千,但老两口一点不心疼。

王泽海有事儿没事儿就去学校找老师“唠嗑”,“我觉得孩子就得管得越严越好。”儿子高二那年因为早恋问题耽误了成绩。王泽海既着急又生怕处理不好,就干脆带着儿子去初中班主任家住了三天,亲自看着儿子状态恢复了才放心。

提起正在攻读北大医学博士的女儿,王泽海老两口很欣慰,家里上几代都是中医,继承家学是他们未能完成的夙愿,如今终于在女儿身上实现了。

3 吾家儿女已长成

家长的无条件支持,是子女“打拼”的坚强后盾。他们对这来之不易的教育机会格外珍惜,回报给父母的是优异的成绩。

王泽海的儿子从小就懂事,高中住校时,为了给家里省伙食费,中午就从县城赶回家吃饭。小伙子心气好强,一到学校开田径运动会,为了拿到名次,一个月前就早早地利用回家这段距离操练起来。

妹妹的好胜心比哥哥有过之而无不及。王泽海告诉记者,女儿从小的目标就是北大,下定决心一定要超过哥哥。

牛堂是王泽海的街坊,家境也不宽裕。儿子从小学到中学成绩名列前茅,他从来没听到孩子抱怨学习吃力,只有在高考录取通知书下发那天,牛堂老伴儿看到儿子一个人默默地围着菜地走来走去。

无论继续求学深造,还是毕业后活跃在各行各业,走出乡村的他们最牵挂的始终是家里的父母,并尽最大努力让父母享福。

牛堂的儿子正在攻读中山大学的研究生,从本科时候起他就趁着寒暑假打零工、做家教,尽自己所能减轻父母的负担。

王泽海的孩子虽身在外地,但每到农忙时节都要回家帮父母干农活。“回到家衣服一换,哪还像个学生样!”王泽海的语气中洋溢着幸福。

张清已经过上了含饴弄孙的日子,女儿是医学博士,儿子去了研究所,吃穿不愁。张清有些“无奈”地给记者展示女儿送的新手机:“手机已经用了四个,还没坏就给换了。”前段时间两个孩子一起带着他去买电动车,他不情愿让孩子破费,可心里像蜜一样甜。

改变命运、见识更广阔的大千世界,薛屯村的学子是尊师重教实实在在的受益者。“我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孩子,努力学习让我能一步步踏踏实实地走,实现自己的目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张清的女儿张爱华去年博士毕业后,成为了新乡医学院的一名讲师。

谁家里出了高材生,姑姑、姨家的孩子都立志向哥哥姐姐看齐,一家的喜事也是全家族的大喜事。如今,新的希望的种子又在薛屯村生根发芽。

在小前街的尽头,有一处外墙五彩缤纷的房子。村委会主任徐文建介绍,那是薛屯村筹建不久的村办幼儿园,既解决了农忙时节孩子无人看护的问题,还可以开展系统的学前教育。对薛屯村村民来说,教育从娃娃抓起,正当其时。

记者手记

临行前,我在不多的新闻报道中发现,有一个叫小前街的地方被反复提及,这个不大的胡同里走出了十几名大学生。高考堪比“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这个小村庄的学子是凭借什么在每一年的高考中脱颖而出甚至跻身重点大学的呢?带着这份好奇我踏上了前往卫辉的旅程。

走进王泽海等人的家,虽不至于用家徒四壁形容,但除了桌椅板凳外也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尽管贫穷的压力不时困扰,父母还是用肩膀为子女撑起了一片天,让孩子们可以自由地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每家都有这样一面墙,上面挂满了孩子得来的奖状,而这也被父母看作是孩子给他们的最大“奖赏”。

村民牛堂不善言辞,倒是老伴儿一提起儿子就忍不住“絮叨”,言语中满是慈爱。回想起儿子中学住校时,好不容易周末回趟家,妈妈很是心疼,早晨都舍不得叫醒,每次硬是把早饭送到孩子的被窝前。最深沉的爱往往不是锦衣玉食,而是设身处地的默默关怀。有了如此温暖的后盾,孩子们又怎会没有奋力奔跑的力量?

这个村子看似普通,却并不平凡,每一座静静矗立的屋舍都蕴藏着强大的能量。每到开学季,街坊邻居们都会主动问起哪家孩子上学缺不缺钱,互相帮扶,蔚然成风。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它就这样融入每个村民无言的行动里。

听着远处传来的清脆朗诵声,我想我找到了答案:薛屯村人代代传承的尊师重教传统。

专家点评

中国矿业大学廉政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 刘金程

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教育的意义,中国的先贤圣哲说得无比透彻。拼教育,对于孩子而言,这何尝不是一种教育?要知道,学习各种知识只是教育的初级目的,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更多“三观”正确、正能量满满的人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在“拼爹”、“拼钱”、“拼关系”等世俗文化大行其道的当下,薛屯村“拼孩子”、“拼实力”、“拼教育”的做法难能可贵。

(本报记者 王卓 通讯员 杜家祥)

关于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最新消息扫一扫,关注我们最新消息
联系我们
13605666742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8:00

联系人:欧先生

手机:15005526377

邮件:cqojk@qq.com

地址:五河县武桥镇国道边88号

底部导航
武桥佳友门业是一家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专业从事高端安全门、防火门、非标门及智能锁配套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坐落于风景秀丽的蚌埠五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每一件产品都达到国家标准。

公司秉承“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以“专注门业,打造品牌”为核心价值。公司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标准的产品和服务,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任和好评。

佳友门业以品质为核心,不断开拓创新,力求打造更安全、更环保、更智能的门业品牌。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